close

蛻變中的百年丰華



上海城市副中心五角場中央地標建築「彩蛋」正式建成竣工。這是申城高架路段首座景觀工程,當日晚間舉行「彩蛋」正式點燈儀式,距離五角場還有幾百公尺時,即可看到一個,彷彿橫跨了整條馬路。巨型發光體盤據了整個高架橋和廣場

走近工程主體,才發現其不斷變換著色彩,「蛋殼」上的一道道燈光彷彿懸在半空中的懸浮粒子,炫麗奪目,即在此產生東、西方審美觀在此展現其特有的觀點,不是衝突是融合

其主體:長106.8 m,高15.8 m,重約620 ton。使夜晚的五角場地區燈光璀璨,整個五角場地區在夜間與車流交惠著如同遊龍般遨遊於燦爛星河之中。

若將主體結構在內的整個五角場可區分分為四層。

















最上層是彩鏈般的中環線高架段,高架中央熠熠生輝的「彩蛋」如同太陽一般耀眼;四周地面道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車則像星河中永不停歇的行星;高架下的為下沉式廣場;最下層的,便是通過各條地下通道穿梭於五角場的人行步道。



建造巨型「彩蛋」,這在全世界的高架建築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彩蛋」的設計師仲松表示,之所以要規劃這個景觀並將其設計成橢圓形的「蛋狀」,主要是考慮到「線條」筆直的高架道路以及在上面飛馳而過的汽車可能會破壞五角場周邊的環境(噪音、落塵),需要有一定的「緩衝」機智。同時,主體結構幾乎覆蓋整個下沉式廣場,「半包圍」的結構能夠阻隔一定的噪音,使得從高架橋下走過的行人不受車流的噪音所影響。




為將市政工程與視覺藝術融為一體,建設者給裝飾鋁板均勻地上了一層來自奧地利的塗層粉末。白天陽光一照,呈現出熠熠生輝的金色。沒有太陽光的時候,「彩蛋」是銀色的,晚上亮燈的時候,架設在裝飾鋁板外部的1500根夜光絲燈管不停地變換紅、黃、藍、綠等七種顏色,且顏色的變化次序是不規則的,整個「彩蛋」點燈之後如同一條翱翔於夜空中的遊龍。









夜光絲是一種新型高科技功能纖維,是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基材,採用稀土鋁酸鹽發光材料和納米級助劑,經過特種紡絲工藝製成具有夜光性的蓄光型聚酯長絲。它只要吸收任何可見光10分鐘,便能將光能蓄貯於纖維之中,在黑暗中持續發光10小時以上,並且可無限次地循環使用,從根本上克服了傳統夜光織物塗層不透氣、易脫落的缺點。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該產品無毒、無害、無放射性,符合紡織、環保等相關使用要求,可廣泛應用於航空航海、夜間作業、消防應急、建築裝潢、交通運輸、日常生活及娛樂服裝等領域。



其次,鋁板外的塗層粉末本身的自潔功能就很強,有抗灰塵附著的功能。不過有關部門還將在竣工後組織一支專門的保潔隊伍,定期對鋁板進行保養和清潔。









延伸閱讀-新竹市茄苳景觀大道

茄苳景觀大道是一條位於台灣新竹市香山丘陵地帶,用來連接新竹市區與福爾摩沙高速公路茄苳交流道,全長6.1公里的道路,於2003年2月17日通車。

茄苳景觀大道全線以高架與山路銜接。由新竹市北區牛埔起,以高架方式跨越台1線與台鐵縱貫鐵路,通過牛埔山、客雅山,切穿大哭腳山,以頂埔高架橋、牛埔山高架橋、內獅、茄苳四座高架橋銜接,連接至縣道117號與福高茄苳交流道。景觀大道位於新竹市區西南方,計畫將與竹光路相連接。

新竹市區前往青草湖、香山地區、中華大學、玄奘大學、元培科技大學原需依賴崎嶇狹窄的縣道117號連絡。這條道路的開通,大幅縮短這些地方與市中心區之行車距離與時間。茄苳交流道也減輕新竹市光復路的交通負荷。茄苳景觀大道完工時為雙向六車道的設計,後分隔慢車道,減為兩側各二車道與慢車道。

茄苳景觀大道定位為新竹第一條景觀道路。全線加強燈光照明與橋樑意象設計,並設置觀景台與休憩區,可遠眺新竹市區。觀景台闢建人行步道沿馬路通往山下,成為新竹著名的夜景勝地。

道路興建時大幅改變原有地貌,影響三姓公溪上游排水,成為該道路工程的爭議部份。另外,因景觀大道地處偏僻,警力不易到達,深夜經常會有飆車族馳騁其上,形成新竹市的治安死角。

茄苳景觀大道為新竹東南山區外環道路計畫的一部份,現與完工西段的客雅大道連接可通往新竹科學園區的明湖路(縣道117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kacey 的頭像
markacey

โปรดติดตามตอนต่อไป

mark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