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污水廠也可以很美

公共藝術為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


打破了汙水處理廠很髒、很臭的刻板印象,融合了生活與藝術,並結合、協調了藝術家與社區居民的共同創意與力量,裡頭合作的概念、生活實用的實踐,所有的元素都很好。


人文藝術 結合地區特色

國內的公共藝術在近年有著顯著的成長,不論在樣貌、造型或是材料的使用上,皆出現了多元化、豐富化的現象。大家開始懂得公共藝術了!作品大致上都已走向了與生活大眾、與實用有關的方向,並且結合了地區特色與人文氣質,不再存有過去『只是把藝術品搬進公共場所』的謬誤。







公共藝術就好像是空間基因的改造工程,足以改變大家對於空間的觀感,是能豐富生活、美好空間的。






《 Anfassen=Touch一種接觸的美學》



「 Anfassen = Tou ch 」意指接觸、聯繫、接近、涉及、對待的住民美學。藝術家將傳統建築紅磚的特色,結合社區住民壓指紋參與活動,強調與社區住民的結合與期待。


【理念與過程】
有關握住、接觸、聯繫、接近、涉及、對待的美學












多年以來空間性藝術創作透過藝術品而引發參與者身體細膩行為的心理感知,並經由作品本身的誘發力,推展出另一層次的對話關係與社會脈絡整個城市的潛意識,以及喚起一種對周遭環境的文化省思。

「Anfassen=Touch一個有關握住、接觸、聯繫、接近、涉及、對待的美學」,不但視為我個人這些年來身體實踐對空間的觀點以外,更是對本案污水處理廠淡水河旁,水紋肌理和周遭傳統聚落的一種對應與連結的意圖,提出公共藝術座落的創作思維。

德文「Anfassen」,為示意語言中的動詞,意指有關握住、接觸、聯繫、接近、涉及、對待的「相對事物」,也就是,當主動提出這個動詞語言時,其必然的「相對事件」或「相對主、受人、物對象」即完成或必須完成的一種積極性態度,但同時也是一種輕盈的、關懷的認同。英文中的「Touch」,意涵著一種聯繫與觸摸、藝術創作中所常指涉的「格調」與肌理的觸感。

當「Anfassen=Touch」意味著創作者透過作品與基地結合,不但呈現視覺的表現以外,還需強調出對本公共藝術設置案,藝術家與社區住民的某種「結合」與期待。

台灣傳統的「壓指紋」,代表著一種承諾,從兒童的嬉戲,到成人的買賣地契,「Anfassen=Touch」是一種台灣式的公共行為藝術語言。



《 大地重現 Reborn Terrain》

運用原有天橋結構,在視覺上轉化為隱喻大地延續、轉折、沉降的構成,於面對淡水河的端點豁然開朗,以喚醒潛藏於大龍峒記憶底層,曾經存在的人文步調與生活美學。



【理念與過程 】
(一)、聚落領域的切割窄化
大龍峒以聚落形式的發展始自大隆同時期,清嘉慶至道光年間以大隆同街(四十四坎頂街與下街)與港仔墘陳悅記宅為東西兩處發展核心;到了清咸豐年間,因郊拼械鬥與文風科名促使地方心理與空間的融合;這個時期的聚落成長採取遠離淡水河與背朝基隆河的姿勢,顯示大龍峒並不是以河港為聚落模式開始發展的。直到大稻埕興起為倚賴淡水河運輸的茶葉商貿中心,大龍峒提供茶葉所需的茉莉花薰香素材,依附大稻埕經濟由盛而衰,才與淡水河有了間接互動的淵源。



日據時期大龍峒被劃分為河合町(大約是延平北路以西地區)、大龍峒町(大約是延平北路與承德路之間地區),其餘以東被歸為圓山町一部份;成為地域空間段落化的濫觴;延續至近年來陸續興建的淡水河河堤、環河快速道路與迪化污水處理廠等公共設施,更嚴峻的將大龍峒地區切割窄化為今日所認知的範圍。




(二)、地景記憶的失落
昔日淡水河畔是大龍峒居民養鴨撈拾文蛤之處,迪化污水處理廠所在位置延續至高速公路下方昔稱番仔溝一帶是綿延的農地與花田;開闊的地景映照著氣象變化,可由座向淡水河的老師府廳堂對句窺見當時的生活意境:

曉露花 午竹風 晚山霞 夜江月 都于無字句處寓大文章
三頓飯 數杯茗 一爐香 萬卷書 何必向塵寰外求真仙佛

大龍峒聚落對於淡水河的利用是退讓而謙遜的,以農地融合市街與大自然之兩端,自摩肩擦踵的大隆同街延續至河畔田園地景,牽引出屬於大龍峒的生活序列與環境張力;這樣的地景記憶隨著都市開發的進程被阻隔、切割,終至不復存在。



(三)、重現大地的延續
「橋」對於昔日大龍峒的生活地景而言不是必要的元素;一直到迪化污水處理廠興建後,為了使民眾能安全地穿越快速道路,到達污水處理廠休閒運動公園以及河堤外的河濱公園,才有了跨越延平北路與環河快速道路這兩段天橋。這裡的天橋因為缺乏熱絡的活動聯繫而顯得「善意回饋」的意義大於「通行銜接」的價值。



對應於大龍峒聚落領域的切割窄化與地景記憶的失落,天橋在跨越城市基礎建設等障礙物的同時也帶著修補現代化傷痕的任務。天橋若仍停留於「橋」的意象,是否切割兩端的斷裂依然存在?天橋在視覺上若轉化為大地的延續、轉折、沉降,是否能喚醒潛藏於大龍峒記憶底層,曾經存在的人文步調與生活美學?大地以乍現至消逝的過程,修補了我們心理上對於大龍峒認知的斷裂。


































《 聽見水聲 Listening to the Sound of Water》



藝術家以污水處理廠所在地衍生構想,將污水處理的過程與水的循環,巧妙變成藝術作品的一部分,讓民眾得以在此藝術作品中了解污水的產生、處理與回歸自然的歷程。


【理念與過程】



這是件民眾初步理解基地(污水處理廠)的媒介。透過集音盤,水聲被聽見了,水的循環被理解了,污水處理廠的內涵與日常的生活經驗在此相遇。這是個民眾能夠扮演積極角色的作品。民眾在這個作品中有兩個積極參與的機會。

(一)、滴水裝置一方面水將藉此引導至草坪及桂竹,一方面滴水聲響亦傳遞至鐵盤 發聲器。而桂竹葉子沙沙吹動聲,透過集音盤傳遞至民眾耳中,聽見水滴的 聲音。

(二)、這是個民眾在此休閒的設施之一,透過聲響做為媒介,吸引民眾親近作品, 有趣的管狀造型,結合環境的休閒活動,形成大人可以停坐,小孩可以遊戲 的裝置,固結構必須穩固,設施的機構以單純不易故障為原則。






1、 歷程一:使用
第一組裝置由集音盤連接至與滴水裝置,(形成側面入口上方的風動擊音木棰),由滴水聲響亦傳遞至鐵盤發聲器,再從前方集音盤中傳出滴水聲響,滴出的水可經水管流至下方草地。




2、歷程二:淨化
第二組裝置以強化玻璃構成的座椅平台為主,內部以鍍鋅鐵管形成結構,並暗示污水處理的程序,於玻璃表面針對攔污、沉澱、曝氣、消毒等步驟作圖文說明,提供大眾理解污水處理廠的相關訊息。夜間玻璃平台將形成光盒。




3、歷程三:回收利用或排入大海第三組裝置由集音盤與象徵大海的風動裝置所組成,一端集音盤靠近桂竹,另一端連接至前方集音盤傳出風吹竹葉的聲音,讓民眾彷彿聽見海浪的聲音。



4.、歷程四:下雨了第四組裝置由設置於屋頂集水盤及與其連接的滴水動力裝置,連續的管路將一路連接至滴水裝置。



台北迪化污水處理廠




高雄旗津中區汙水處理廠
旗津海岸公園


潮間帶


彈塗魚


招潮蟹


水筆仔




一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