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60年環礁島國將完全回歸海平面之下






去年10月,當地新上任41歲的年輕總統納希德(Mohammed Nasheed),透過全國民主選舉方式,結束了前總統加堯姆(Maumoon Abdul Gayoom)長達30年的統治。曾被流放荒島監禁的納希德一上台,馬上宣布要成立基金,希望趕在馬爾地夫因地球水位上升而被淹沒之前,買下鄰國(印度或斯里蘭卡)一處土地好讓國內民眾得以棲身。









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使馬爾地夫人認識到曾經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大海已經“變臉”。據政府當局估計,在海嘯中,全國40%的地區被海水淹沒,大約10萬人接受緊急救援。即使海平面上升速度不快,也會給馬爾地夫造成嚴重影響,“如果預測正確,大約50年以後,將會面臨嚴峻的局面”。為應對危機,馬爾代夫總統準備購買新“家園”,這意味著30多萬馬國人可能會定居別處。然而,基于資金緊張、民眾傳統觀念難變以及目標國選擇等問題,這項計劃能否實施仍是未知數。目前,馬爾地夫旅遊業年收入為4500萬美元,政府計劃每年至少拿出200萬美元作為購置新土地的基金。就像科威特人把“出口石油”獲得的收入用於商業投資,馬爾地夫則把從“進口旅遊者”那兒賺的錢用於土地投資。 不過,用基金購買新土地,可謂杯水車薪。納希德指出,一些發達國家應當對世界氣候變暖承擔責任,給予一定資助。對於舉國搬往何處,納希德心中已有幾個目標國,例如澳洲、印度南喀拉拉邦或斯裡蘭卡,則南太平洋島國土瓦魯(Tuvalu)和吉里巴斯(Kiribati)亦面對相同的問題。且在未來40年,孟加拉國大約17%的土地面積可能被淹沒,導致至少2000萬人無家可歸紐西蘭和澳洲政府現在就應該制訂方案,考慮安置馬國土瓦魯(Tuvalu)和吉里巴斯(Kiribati)居民問題。

地震產生海嘯波






全球暖化導致地殼出現變動之際,地震、火山爆發、大型土石流和海嘯可能更加頻繁。與氣候有關的地質變遷也可能引發「甲烷噴發」,即這種強力溫室氣體的釋出。目前以固態形式囤積在永凍層和海床下方的甲烷量,甚至超越大氣中二氧化碳。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的Bill McGuire教授,在探討氣候變遷對地質災害影響的首屆大型會議中告訴路透:「氣候變遷不只影響大氣層和海洋,也會影響地殼。整個地球是個相互影響的系統。」會議中的火山學家、地震學家、冰河學家、氣候學家和土石流專家,已研究歷史資料,設法預測未來改變,特別是約1萬2000年前、前一次冰河期結束時的氣溫劇變。Bill McGuire:「當冰層消失,地殼再次隆起,引發地震,再引發海底崩移,導致海嘯。」牛津大學David Pyle教授說,地表些微變動一般而言似乎會影響火山活動,不只在寒冷期結束後冰層消失的地方。氣候型態似乎也會影響火山活動,反之則亦然。








印尼亞齊省首府在海嘯襲擊前後部分衛星圖片


馬爾地夫是一個群島國家,由26組珊瑚環礁、1200多個珊瑚島嶼組成,綿延長達900公裡,平均海拔只有1.2米。馬爾地夫是一個群島國家,由26組珊瑚環礁、1200多個珊瑚島嶼組成,綿延長達900公裡,平均海拔只有1.2米。其中八成島嶼海拔不足一米,到下世紀,地球水位將上升近60公分。環礁組成的小島,億萬年前由火山爆發形成,火山沉於海底,僅火山口邊緣淺露水面,即形成從天空俯瞰像一串珍珠項鏈的環狀珊瑚島。這些珊瑚島除了少數有一種薄土植被外,其他皆不宜種植,土壤貧脊,難成大器。偏偏這種珊瑚島由於暖洋的關係,美麗的熱帶魚和珊瑚礁俱聚居於附近水域。島外水淺,有時走幾百碼水深仍然只能及膝。日光下澈,布影在石,清麗絕倫。深藍、蔚藍、墨綠、淺綠的碧海,融成妙色。海浪拍岸,或柔或蠻,幻成藍色啤酒中的白色泡沫。這樣美麗的景緻,正因為地形和海拔太淺,而容易受到全球暖化、水位上升影響而被淹沒。即美麗又脆弱,成為一個銅幣的兩面。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將繼續,前景堪憂。 報告指出,全球氣溫本世紀可能上升1.1至6.4攝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釐米。如果氣溫上升幅度超過1.5攝氏度,全球20%到30%的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如果氣溫上升3.5攝氏度以上,40%到70%的物種將面臨滅絕。全球變暖將導致氣候災害更加普遍。熱帶風暴將更頻繁、更猛烈地光顧。高溫和暴雨天氣將危害世界部分地區,導致森林火災和病疫蔓延等後果。海平面上升將令沿海地區洪澇災害增多、陸地水源鹽化。一些地區飽受洪澇災害的同時,另一些地區卻將在幹旱中煎熬,遭遇農作物減產和水質下降等困境。


環礁形成
當海底火山噴發後所形成的火山島周圍,因環境適合珊瑚生長,於是大批珊瑚附著生長,逐漸形成裙礁。其後因故導致島嶼下沉或海平面上升,珊瑚礁仍持續堆積增長。由於島嶼的外緣水流交換較多,珊瑚生長狀況較內側佳,內側珊湖於是逐漸死亡鈣化形成堡礁。當火山島完全沉沒水中,僅剩下環狀的珊瑚礁島嶼持續增長,便成為環礁。





























換言之,下世紀馬爾地夫大部分島嶼都會消失,長期淹沒在印度洋海面之下。地球的那一端南太平洋的島國島吐瓦魯(Tuvalu)海拔僅1.6 公尺的正被水位上升侵蝕,海灘正迅速消失,仍留在該國的一萬居民正尋求澳洲和新西蘭政府協助收容,20年前,鄰近的吉里巴斯也是如此,這二個南太平洋的友邦即將消失於本世紀末,那台灣西邊延岸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就連台北盆地也難逃此劫。但"將人口重新安置有可能帶來潛在衝突"馬國總統提到將本國民眾轉移到印度、斯里蘭卡或者澳大利亞時說。當然,對馬國人而言,印度和斯里蘭卡可能文化差異要小一些,現在已經有很多富有的馬爾地夫人在斯里蘭卡買了房子。但是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比如法律等等。"真正的問題就是製度上的,一個國家不可能到另外一個國家去永遠做客。"




海平面若升淹沒範圍


台北市(北投、中山、松山、大同、中正、萬華區部分地區)台北縣(五股鄉、蘆洲市、三重市、新莊市、板橋市、永和市部分地區)將被海水淹沒。


氣溫升2度海平面的升高環礁島國就可能使他們從地球上永遠消失。遍佈於全球各大洋的小島國所組成的小島嶼國家聯盟(AOSIS),希望在聯合國哥本哈根(Copenhagen )氣候變遷會議,疾呼限制氣溫升高設限為1.5度。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Blair)也呼籲世界各國政府,在聯合國氣候週(Climate Week )時公開承諾解決全球暖化問題。歐盟各國領導人表示若其他各國也同意付出相同心力,歐盟願意致力於削減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使全球溫度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員波爾(Yvo de Boer)表示:「環礁島國家必須要表達,這無異於是宣告它們的滅絕,因為氣候增加攝氏2度的結果是,所有的環礁島國都將消失。」環礁島嶼國家聯盟則要求新的哥本哈根氣候協議,限制溫度上升盡可能遠低於攝氏1.5度。
法新社



馬國共有30 萬人口,集中在1,190 個珊瑚島的其中200個,在這200個有人居住的島上,大部分人又集中在部份其中幾個大島,且每個島的面積都很小,加起來總面積不過300 平方公里,首都馬列之主島更只有兩平方公里,相對來說,香港這蕞爾小島(包括九龍新界離島共有1,100 平方公里)的面積還要小的多。而人口最集中的則是首都馬列之主島,全國三分一人居住在這裏。換言之, 約兩平方公里 (即1,400 公尺見方)的小島上,密密麻麻住了10萬人口。這裏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根據資料顯示,首都馬列島過去10年因為填海面積增加了一倍。1946年,馬爾地夫總人口僅為8萬人,分散各島,首都人口只有8,000人,為全國的十分之一。如今整座面積僅2平方公里的小島,擠滿了10萬人口,佔全國總人口三成。由於住房狹小,一些家庭只能輪流睡覺。於是有人提出修建高出海平面3M的人工島。而早在幾年前,就在為於首都馬列島附近修建了一座胡爾胡馬列人工島。這個人工島距離首都很近如 “衛星島”。 從該島前往首都的唯一方式是乘坐渡船或者快艇。盡管如此,島上的居民卻滿意這裡的生活,因為逃離了煩人的交通堵塞和人口擁擠。馬國政府都不排除再修建人工島的可能性。同一時間,基礎建設快速發展之際,沒有人想到要預留表面看來對經濟發展毫無用處的休憩用地。10萬人口聚居的地方,至今只有一個體育館和一個足球場。由於填海的關係,本來是珊瑚島的馬列,周圍的沙灘消失了,現在只有一個由日本人設計的人工沙灘以補不足。


世界人口密度第一的小島


馬國首都馬列Male










馬列國際機場
























島上信仰中心-清真寺






人工沙灘




島上唯一的綠地足球場


人工島


人工島與馬列本島僅有咫尺之遙


在日本政府的幫助下,馬爾地夫政府2002年在首都馬列的周邊地區建立起海堤及防浪堤,並明令禁止村民開采珊瑚礁,希望以此增強城市的生存能力。健壯的珊瑚礁能夠自我向上生長並抵消海平面的升高。但如果海洋溫度升得太高,為珊瑚蟲提供營養的共生藻類將死亡,從而影響珊瑚蟲的生長。通常,這不足以致命,但如果海水持續高溫,情況便不容樂觀。這在11年前曾經發生過一次,受厄爾尼諾現像的影響,海面的溫度持續升高,印度洋仿佛經歷著森林大火,在某些地方,珊瑚蟲的死亡率達到70%。




























Dhonis(多尼船:為當地一種傳統的風帆漁船)


這裡沒有湖、沒有河流、沒有山脈、亦沒有公共巴士,也沒有大學。這裏的人高中畢業後若要進修,得向國外大學申請,順遠赴澳洲或者印度。在10年前滿島椰樹的景象已不覆見,椰樹是少數能夠在其生存的珊瑚島上的植物,也代表一種堅強和充滿生命力的象徵,幾千年來,馬爾地夫人以椰子充飢,用椰樹的葉子做房屋,用椰樹的樹幹造船。如今兩層高的平房如被十層高的大廈取地。而作為馬國的國花的粉紅色玫瑰,卻顯得那樣柔弱。玫瑰的寓意是美麗帶刺卻柔弱。遍布於大洋中由環礁組成國家,正遭受美麗但脆弱的「玫瑰詛咒」。島上生活大不易,物價飛漲,成為城市發展必然出現的現象。當過去50年總人口上升3倍,而首都人口升了10倍,近10年升了一倍的時候,住屋需求自然大增,城市土地自然不足,結果自然是地價房租攀升,從而帶動物價跟上漲。政府用填海蓋高樓的方法嘗試解決問題,結果在首都增加了更多就業機會,又吸引更多人湧到那裏去接觸「城市文明」。人為汙染、垃圾堆填將馬國的“垃圾島” 填大了四五倍,已經由小島變成大島,島上還設有水泥廠、天燃氣廠。








































“工廠島“


“垃圾島“沒有焚化爐只有不斷的掩埋、隨意焚燒。




“工廠島“



“Be careful what you ask for。For you just might get it。“

請小心你想要的,因為你可能真的會得到。當馬爾代夫一心想要「現代化」時,政府覺得人民並未配合, 今天人民非常配合了,可是,這種「現代化」真的是馬爾代夫居民衷心想要的東西嗎?











不論用何種方式解套,馬國百姓確實面臨生存危機,以全球氣候變化對馬爾地夫的影響是最大的。在過去一個世紀中,海平面已經上升了大約20厘米,而根據聯合國的估計,海平面到2100年將再上升58厘米。而2004年聖誕節前夕發生的東南亞海嘯導致馬爾地夫82人死亡,12000人無家可歸,損失高達3.75億美元。





















當視線觸及最遠的天海交會處,竟然出奇地平靜。灰綠色一望無際的水平線看起來更像個完美廣闊的橢圓弧線。沒有對大浪恐懼,反而被無邊無盡的海洋征服。一瞬間,連結世界每角落的,不是土地而是海洋。地球上每個地方,都因為海洋連在一起。

當處身海洋之中,極目遠望,乍看是個完美的弧面。沒有人是孤島,因為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部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kacey 的頭像
    markacey

    โปรดติดตามตอนต่อไป

    mark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